2022年1月18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侯翠榮介紹山東圓滿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清繳工作,并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處長丁紹敏主持,中央駐魯新聞單位、省直及濟南市主要新聞單位參加。以下是新聞發布會全文實錄:
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侯翠榮:
大家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履約清繳工作目前已經結束。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要求,我省在履約企業數量、履約配額總量全國最多的壓力下,圓滿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配額清繳工作,全省30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實際履約11.52億噸,累計成交額45.98億元,占全國58.14%
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一、任務完成情況
全省納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管理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共330家,核定應履約企業320家,占全國應履約企業總數的七分之一(全國應履約企業共2162家),數量全國第一,比第二多的江蘇省多110余家。截至2022年1月10日,除13家被法院查封賬號和2家關停注銷企業無法交易不能履約外,其余305家企業全部完成履約,實現了“應履盡履”。我省應履約總量11.54億噸,實際履約量11.52億噸,履約比例99.82%。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額79.08億元,我省累計成交額45.98億元,占全國58.14%。
二、工作開展情況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在這方面,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2020年12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強調,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立足我國國情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破解能源環境約束、實現社會經濟提質增效和綠色低碳發展雙贏的重要抓手。確保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平穩有序運行,尤其是第一履約周期履約工作的順利完成非常重要。從國家層面來看,展現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決心和能力;從地方層面來看,也是對我們新時期新挑戰下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為堅決完成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碳排放配額清繳任務,我省堅持早準備、早發動,提前從思想、能力等方面做好履約相關工作。
(一)爭取指導支持。碳排放權交易是新事物,也是一項新任務。為做好相關工作,派員先后赴北京綠色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學習調研,主動對接碳排放權交易工作。在碳排放權預分配配額發放工作會議后、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前、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020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結束時,都及時向省政府報告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國家的相關政策要求、我省企業配額盈缺總體情況,提出措施建議,3次報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都做出了重要批示,為我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導支持。
(二)加強培訓動員。2021年6月,組織了全省發電企業碳市場能力建設培訓,16市生態環境局相關人員和300多家發電企業450余人參加了學習培訓;2021年10月,在省委黨校舉辦了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專題研討班,各市人民政府、省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負責同志共計70余人參加了培訓,邀請業內知名專家講授了碳市場交易相關政策和要求,提升了領導干部關于碳市場交易的意識和能力。11月10日,組織召開了全省發電行業重點企業配額履約清繳培訓動員視頻會議,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和520家重點排放企業共計1400余人參加會議。為進一步發動全社會關注支持碳市場交易,11月25日,召開了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履約周期相關政策,以及山東省各項履約保障工作的開展情況,并針對重點行業企業和民眾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三)企業主動盡責。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履約清繳工作的完成,充分體現了我省企業的責任擔當,重點排放企業承擔減碳和履約的主體責任,講政治、顧大局,守信用、重履約,在今年煤價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克服困難、積極履約。全省共計145家企業申請CCER賬戶開立,共有51家企業提出CCER抵銷配額清繳申請,申請抵銷量628萬噸。中國石化集團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齊魯石化分公司2019-2020年碳配額缺口超過150萬噸,第一時間通過協議轉讓、掛牌交易等方式從碳市場購買配額,積極承擔履約責任,一次性完成碳排放交易市場第一履約周期配額履約清繳工作,共清繳配額1600余萬噸。山東能源集團組織指導所屬企業積極完成履約清繳工作,展現了國企責任擔當。濟南興泉能源有限公司,在全國碳市場開市前,就成立碳足跡管理部,全國碳市場交易開始后,專業團隊搶抓機遇,迅速果斷低價購入配額,并不斷參與市場交易及時完成了履約任務,同時通過交易也獲得了效益,嘗了加強碳資產管理的“甜頭”。今天,參加新聞發布會的華電山東公司和山東信發集團,在節能降碳和碳資產管理方面也有較為成熟的經驗做法,記者朋友也可以向華電山東公司的姚總和信發集團的張總進行提問交流。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國家設立碳市場,就是要通過為碳排放設定價格,增加低能效企業的成本,為高能效企業提供激勵機制,最終實現低碳轉型、提質增效的目標。國際上目前運行較為成熟的共有5個碳市場,包括:歐盟碳市場(EUETS)、美國區域溫室氣體減排行動(RGGI)、加州總量控制與交易計劃(CCTP)、韓國碳市場(KETS)、新西蘭碳市場(NZETS)。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一經啟動就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目前,納入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只有發電行業,今后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將逐步擴大,碳交易的市場導向作用也將進一步明顯,通過碳交易市場鼓勵和促進重點排放企業進行低碳能源消費和低碳技術改造,在減碳、固碳、捕碳、用碳各環節進行技術創新,重塑生產過程、工藝過程,甚至跨行業融合形成新的產業與業態,不斷增強競爭力。同時,在碳交易、碳資產管理、碳減排方面也會帶來新的效益。碳交易是我們生態環境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充分發揮好政府的職能作用,為重點排放企業做好服務幫扶。今年,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強化培訓指導。分行業、分層次組織重點排放企業進行培訓,強化企業人員碳資產管理意識,了解碳市場交易的基本規則,掌握碳排放數據核算的方法要求。及早謀劃全國碳排放權第二個履約周期的管理,指導重點排放企業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重點行業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二)強化服務幫扶。制定印發《山東省電力行業碳排放管理指導手冊》,幫助企業掌握碳排放管理工作政策法規依據和具體標準方法,使企業能夠從每個環節規范監測和核算,進一步加強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碳排放數據過程管理,防止因數據管理不到位導致配額出現缺口。
(三)強化質量監管。加強對檢測、核查、咨詢等第三方服務機構和重點排放企業的日常監管,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碳排放數據質量專項檢查,確保我省參與碳排放數據的計量校準機構、檢驗檢測機構工作質量和重點排放單位相關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